学习笔记之二:《秋天的怀念》

作者:实习生王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0日 点击数: 字体:

实习生王茜学习笔记之二:《秋天的怀念》

教材: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秋天的怀念》

教师:孙世梅

听课人:王茜

指导教师:黄锦琳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教师范读课题,为全文感情基调做铺垫。全班齐读。

3.课件出示表格。初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初读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回答,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说的是史铁生在双腿瘫痪之后,心情很不好,脾气很暴躁,后来母亲要带他去北海看花,他不答应。最后一次母亲央求他,终于答应了,可是母亲却再也没有回来了。

2.文中有两个主要人物,找出来填表。

母亲和“我”

3.同时也提到一个重要情节“看花” 找找文中有几次“看花”

教师引导 三次

4.小结

文中三次提到了看花,刚才我们也已经读了一遍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关注到了课文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三.细读

1.看黑板上的两个词语“瘫痪” “憔悴”

A联系课文,看到这个词想到了谁和谁? “我”和母亲

B学习生字,观察发现相同点 病字头 竖心旁

C教师引导:瘫痪是说文中的“我”病在腿上,憔悴是说文中的母亲急在心上,疼在心上。同学们,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怎么样啊?文中有个词,一起说出来。 “暴怒无常”

2.回到文中,看看“我”的暴怒无常都体现在哪里啊? 把这样的句子画下来。

A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B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恶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C教师引导细化:就是这样的句子,从哪些举动中能看出“我”的暴怒无常?

“捶打,摔,砸”

a 学习生字(注意写法)

b读

c情感上的引导。此时此刻,史铁生内心的愤怒要通过这样的动作发泄出去的。再读

d引导,从动作到内心。

同学们,这是我们祖国的文字,看到字形,读出声音,也传达了情感。同学们,思考一下此时此刻的“我”砸破的,摔打的,摧毁的是什么呢?理解史铁生的内心。

e生答:砸的是瘫痪的腿,说明他内心非常痛苦。

D从词的理解进而理解句子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体会,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一个21岁的年轻人,突然遭遇人生的不幸,他的内心有多痛苦,有多绝望。

(生读)

3.同学们,你们把“我”内心的愤怒都读出来了,于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课文中的母亲提出要带儿子去北海看花。我们看看母亲是怎么说的,儿子有时怎么回答的呢?

母亲 儿子

第一次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

第二次

第三次

A填表格

B师:这一次儿子断然拒绝了,看到“我”如此自暴自弃,母亲怎么能不日益憔悴呢!与此同时,她那个要带儿子到北海看菊花的愿望也愈发强烈,于是第二次提出要看花。

4. 那么同学们看看第二次提出看花时母亲是怎么说的,儿子又是怎么回答的?

母亲 儿子

第一次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

第二次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

第三次

A从儿子的回答“什么时候?”可以看出什么?

“我”愿意看花了。

B那么,此时此刻母亲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让我们体会母亲的此刻心情。

(生读) 纠正读音 一会儿(huir)

C现在理解母亲的心情了吗?

高兴,喜出望外。(有目的的读,通过读来理解)

a观察表格,对比儿子两次的表现,母亲为什么这么高兴?

生:第一次不同意,第二次同意了。

b教师加以引导,为什么同意就高兴?

生:终于有勇气去外面看一下了。

过渡“终于有看花的心情了,哪怕是儿子一点细微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母亲内心

5.再回到课文中,再看一看母爱还流淌在哪些细节中,浏览课文,划出相关句子。

A“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有病的儿子和我那未成年的女儿……’”

a生读

b在母亲临终前仍旧想的是自己的孩子,这句话最后是一个省略号,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你能替母亲说完吗?(教师引导)

c生:要一起好好活,不要气馁。(母亲对一双儿女的愿望)

B“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a生读,

b说感受:母亲把精力都放在了我身上。母爱。

C“可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疼得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a生读

b教师引导:母亲之所以憔悴,因为也重病在身。儿子的“砸,摔,捶”这些举动可以看出他的暴怒无常,那么母亲的哪些举动可以看出母爱呢?

D“母亲再说‘跑’和‘踩’的字眼时突然停住了。”

a生读

b感受:怕触及儿子的伤心处。

c教师引导:“跑”和“踩”字的特点,还有哪些带足字旁的字

“跳,踢,蹦,跃……”

可是现在,现在这些动作儿子都不能做了,所以这些字眼也成了母亲最忌讳的,母亲得有多小心啊!多谨慎啊!

d教师再次引导:看到我在“砸,摔,捶”母亲是怎么做的呢?

E“母亲悄悄躲出去,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

“躲”----知子莫若母啊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扑,抓”---母亲对儿子的心疼。

过渡:同学们,你们看,母爱就是这些平平常常中的点点滴滴,作者没有一次直接写出“母爱”这两个字,但是通过这些细节,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无处不在,写得多细腻,多传神啊。有了刚才的体会,你们已经走进了母亲的内心世界。

F.读母子间的对话 生读 师生合作读

6.母亲高兴地过了头,说出了自己认为自己不该说的话,她又悄悄地出去,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同学们,课文中还有两次提到母亲出去了。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了……”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A,分析:有什么不同?

第三次母亲去世了。

B,为什么不明说,用“逝世,过去”?

“我”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C教师引导: 感情高潮

是啊,史铁生不愿接受,不忍接受这样的现实。他多么希望母亲能够像往常一样,出去,回来,出去,回来……

可是,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这篇文章是史铁生在母亲去世七年后写下的,你们想一想,我们这位作家握着手中的笔,当时会怀着怎么样的心情写下这短短十个字啊!

D学生理解,再读这十个字: 指名学生读(多个)

全班齐读

四.总结

1.母亲就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