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本教研
卢琳
新世纪之初,“校本”思潮呼唤着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者关注校本、走向校本,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特征的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等校本活动开始成为大家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作为与一线学校有着密切联系的区(县)教研室,也必须思考新时期教研工作的新思路、新任务和新方法,开拓适应校本思潮的校本教研。下面结合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近一、两年的探索,就校本教研产生的背景、校本教研的内涵与特性、校本教研的价值与意义及校本教研的方法、模式作一论述。
一、校本教研产生的背景
校本(school-base)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盛行于英美等国家,其中具体的背景和各自的特色已有不少论者阐述。世纪之交,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行,校本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掀起了旋风。最直接的背景是:
1、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造就校本
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个人、部门、单位都没有个性可言,都是国家这台巨型机器上的零部件,按照预设命令进行运转。教育领域在这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管理体制下,不可能有“校本”,因为学校的所有计划、行动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框定好了,学校只需循规蹈矩,照章办事。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僵化的板块开始松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颁行,中小学校开始了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是推行校长负责制,与之相配套的是实行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按劳分配制。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最能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进入改革轨道,传统的国家课程一分为三,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其中由学校自主设置的课程即校本课程在中学阶段占到课程总量的16%。由此可见,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使学校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学校对办学方向、课程设置、教学研究、师资招聘等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校本意识在逐渐增强。
2、倡导多样性和开放性、关注个性和差异性的素质教育理念呼唤校本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意味着学校教育必须破除统一性,重视差异性,凸现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特色。长期以来,学校作为一个办学个体,只是注重了学校属性和特点的一致性,而忽视了各自学校的不同特点;只强调了办学的统一性,而忽视了办学的特色和学生的个性。作为个体的学校来说,它的历史、内外环境、教师、学生及发展定位与另一所学校是存在差异的,而正是这些差异性构成了学校的特色,各种特色的整合又塑造了一个学校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到,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发展与学校的主体性、办学特色是密切相关、互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没有学校的主体性或“校本”就没有学生的主体性或“生本”,而没有学生的主体性或“生本”,学校的主体性或“校本”同样也是不存在的。因此,为了实施素质教育理念,学校必须基于自己学校的现实,寻找自身的办学出路和办学特色,探索校本研究之路。
二、校本教研的概念及特性
所谓校本教研,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有三层基本含义:①研究教学,包括教学的内容、目的、手段,教学模式及其建构,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等等。在现今时代,就是研究课程及其实施,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②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进行研究,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从学生状况、教师构成,学校历史、现状及其资源环境出发进行研究;③教学研究的主体是学校领导、教师。教学质量事关学校的荣誉和生命,与学校中人休戚相关;我们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素质教育的推行,教育管理、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以及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都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彻底改革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在这场革命面前,学校要承担起教育教学研究的使命。随着学校主体意识的觉醒,校本这一理念越来越被广大学校所接受,学校确定了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