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艰难的寻找过程
谁不想了解自己学校的历史?作为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的学生,我也不例外。当我知道我校曾经是中国大革命的摇篮,著名革命烈士陈潭秋与妻子许全直曾先后在这里居住和工作了五六年,以教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领导革命斗争后,这个愿望更加强烈。一放假,就要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我校旧址,但爸爸妈妈要上班,无法满足我的愿望,但爸爸妈妈答应我节后带我去参观。
这一天终于来了。大年初五我们就从老家回到武汉。一到家,我就问妈妈:“你们还记得你们的承诺了?”妈妈先是一愣,接着笑了:“哦,去参观?”我说:“对啊,了解我校历史!”妈妈说:“后天去,明天做卫生!”我一听非常沮丧,坚持第二天就去。看到我心急的样子,爸爸帮腔到:“好吧,就明天,不能让我们冯岳同学扫兴!”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晚上,我激动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躺在床上,脑海里不停地浮现出自己想象的学校。破旧还是巍峨的大门?参观的人是不是络绎不绝?学校的教室能坐多少学生?他们用不用黑板?突然我想起了一个问题,从床上爬起来,向妈妈嚷道:“妈妈,你知道明天怎么走?”妈妈没好气地说:“睡你的觉,武昌就那么大,督府堤这么有名的地方,到黄鹤楼附近一问就知道了!”听了这话,我才踏实地入睡了。
2009年2月1日(农历正月初六)一大早,我就起床了。爸爸自作聪明地驱车来到了黄鹤楼,将车子停在了停车场。一下车,看车的老奶奶就走了过来,我兴奋地问老奶奶:“奶奶,新年好!请问到督府堤怎么走?”奶奶笑容一晃而过,沉思了一会儿,茫然地摇摇头:“对不起,孩子我不太清楚!这街道太小了。”听了老奶奶的话,我很失望。爸爸坦然地说:“没关系,应该就在粮道街附近,凡是老武汉人都会知道的。”于是我们就穿过隧道向粮道街进军。
到了粮道街,时不时第听到爆竹声,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我的心也在蹦跳着,应该快到了吧?在一个交叉路口,我又问了一位老爷爷“请问怎么到督府堤?”老爷爷说“喔,小朋友,问我就对了,坐14路车可以到,两站路的路程。”我们又顺老爷爷指着的方向走去,来到了胭脂路。然后我们又问了一个小贩,他指了指右边说:“直走到江边。”我们道了谢后向右走去。我们终于来到一条直通向江边的路。可是道路旁都是高楼大厦,怎么也没有发现去督府堤的指向牌。于是我们又问了很多人,他们却都茫然摇头。顿时,我来时的好心情去了一半,特别沮丧。此时我产生怀疑:我校旧址有那么辉煌的历史,但没有几个人知道,难道我校旧址不存在了吗?即便是存在可能也没有参观的价值了,我开始懊悔真不该参观什么学校旧址。既然就在附近,还是继续问吧。
最后走了几个来回,才在报亭叔叔的帮助下,找到了督府堤。事实上我们已经在入口处走了好几个来回了。督府堤的左边是刚刚被拆掉的楼房所留下的空土堆,右边则是一幢又一幢的高楼。督府堤则是夹在中间的一条羊肠小道。路上只立了一块小小的木牌,上面的这三个小字“督(dū)府(fǔ)堤(dī)”。仔细看看,并没有任何关于中共五大会议旧址的提示,放眼望去,小道的左侧是高耸的小区楼和广告标语,我们的学校旧址还在吗?我真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找吧”,爸爸说到,我心里十分不舒服,我们的校址已经完全湮没在了现代化的繁华中了,我的心隐隐作痛。
“那个应该是!”往里走不到200米,我看到一片青砖组成的院落,静静地躺在那里,在喧闹的都市中显得十分安逸。“对,应该是!”爸爸点头道。
走近一看,眼前的景色让我们大吃一惊。只见用大理石砌成的高大雄伟的校门矗立在我们面前。它脚踩着坚硬的大地,头顶着广阔的蓝天,朵朵白云在蓝天上飘来飘去。望着近在咫尺的校门,我心中十分的激动,无比的自豪!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校址,比周边的现代建筑气派多了!
这就是我用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拍得照片。
花园的中间有一条小道,沿着小道走去便有一个走廊,这就是教室走廊。走廊左边分别是:壹年级叁班、壹年级貳班、壹年级壹班、貳年级壹班、貳年级貳班和貳年级叁班。
走近教室,从窗户外向里看,只见到一排又一排虽简陋但整齐的桌椅板凳。教室的最前面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块黑板,黑板上写着四个苍劲有力大字:天下为公。教室虽然简陋了一些,可是伍修权将军就是在这些简陋教室里学习,陈潭秋就是从这些简陋的教室里把伍修权一点一点的带上的革命的道路。
继续往左边走,就到了一条走道。左边是陈潭秋故居及纪念馆,右边就是教室。顺着走道走去便来到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会场。在会场门口,立了一块大理石碑。
走一会儿,展现在我眼前的是马克思、列宁和孙中山的上身照,还有两个桌子。向后看,就是一排排整整齐齐的长椅。
回到校门前,我忍不住回头,心中依依不舍,于是就有拍了一张全景。
走出我校旧址,我突然发现位于我校旧址旁边,也就位于是督府堤41号的是“毛泽东故居”。我立马凑上前去看了看,虽然没有我校旧址的校门有气势,虽然只有一排两层楼的矮房,但是仅仅就凭“毛泽东同志故居”那几个仓劲有力的大字,以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了。爸爸先催我站在故居前照一张,可照的是模模糊糊。于是我一个箭步上去,一把夺下相机,自己照了一张我认为还不错的照片。我看看爸爸,得意地笑了。
四、进一步调查:令人心寒的数字
参观完校址,我的心情不能平静,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稍微坚持一下,很可能就在督府堤路口无功而返,是我们学校旧址没有参观的价值和意义吗?显然不是,那么为什么我们在督府堤附近却费尽周折才找到督府堤和我校旧址?于是萌发一个念头,究竟有多少人知道督府堤和中共五大会议旧址及毛泽东旧居?说干就干,回去后,我印制了100份问卷单,第二天去水果湖步行街分发,让叔叔阿姨们填写,然后收回。
回家后,我做了一个统计:
| 人数占百分之几
|
听说过我校旧址(中共五大会议旧址),并知道怎么走的人
| 15%
|
听说过我校旧址(中共五大会议旧址),但不知怎么走的人
| 35%
|
没听说过我校旧址的人
| 50%
|
知道一附小旧址的人寥寥无几,去参观的人更是屈指可数,我心中很难过。心想:真是太可悲、太可惜了!我觉得这可是一个名胜古迹,知道的人至少应占50%。
五、加强保护、铭记历史
历史不应忘记,督府堤这个不朽的街名更应该镶嵌在武汉市民的脑海中。喧闹的都市中督府堤在无声地沉寂着,这是一种悲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呢?我想有几点原因:
一、管理人员不热情,没有像红楼管理人员一样自觉地发我校旧址简介。
二、督府堤这条路太窄,路标不醒目。
三、宣传不够。
针对这些原因,我认为,应该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局面:
一、加强规划。督府堤这一块儿应于红楼、彭刘杨路等那一部分开发成“红色旅游景点”,严禁在督府堤附近随意拆除和搭建新的建筑,特别是现代建筑,尽可能保护其原貌。
二、加大宣传。为什么红楼几乎家喻户晓,而我校旧址却没几个人知道?我认为因为红楼大量发行宣传单,而我校旧址没有发过宣传单。所以我个人认为:应大量宣传单。
三、改进服务。进入校门后,虽然有接待人员,但只负责登记,不主动发放任何资料,更没有讲解员,让人觉得十分冷漠,因此应该改进服务。
四、加大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革命先烈是如何为之奋斗的?通过爱国主义宣传和教育,激发我们了解历史的激情,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光阴。
历史不应忘记,应该采取切实的行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历史,让更多的人熟悉历史,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
自我感受
我认为这次的创新素质实践行我是比较成功的。并不是因为我写得多么多么的长,更不是因为我写得多么多么的精彩,而是我是真正的实践了一把,所写的东西是非常真实的,没有一点虚构。
我妈妈说过一句话:“创新素质实践行的内容如果是在网上搜的,就没有多大意义。因为网上的东西是公开的,既然你能搜,大家就都能搜。要想真正写好实践行,就必须真真实实的去实践,再把实践后所得到的结论或感受写下来,这样才能真正写好实践行。”
于是,这次我真实的实践了一把,所写的实践行将比全部在网上搜得更富有真实的气息。所以我相信,这样的文章必定更加优秀。
冯岳
2009-2-4
| 家长寄语
“铭记历史,以前人激励后人”。通过走访武大一附小旧址,小冯岳不仅进一步了解了武大一附小的光荣历史,而且深刻体会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决心更加珍惜美好光阴,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尤其可贵的是,在此次“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小冯岳能够不断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在如何扩大宣传,提高大家认识,使人们能够更多、更容易地了解武汉的革命历史方面动了不少脑筋,达到了通过实践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希望他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继续保持下去。
爸爸、妈妈
20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