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的一个单元
在小学社会课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体现本学科的社会性、实践性,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是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按照“充分拓展学生学习和表现的空间”的思路,进行着各种尝试,也在不断地“偷懒”,甚至发展到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我都成了候补老师。事情是这样的:
我校采用的是人教版试用教材。在第5册中有一个单元,名为“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本单元有十一课时,我多用了一课时,作为开篇和并分配任务,
那天的情形历历在目。我说:“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我准备邀请你们作为主讲人。因为本单元有十一课,每一课都在讲我们国家不同的地域人们的生活,我想把全班按4人小组的形式,各自承担一节课的任务,你们愿意吗?”同学们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态度不一,有的兴奋异常,有的表现出困惑。
我接着说:“我们各自选好课后,就在家准备,凡是在你的实际生活中与你所讲的地区有联系的事情、物品(包括食品、照片)、地方话等等,只要能联系得上的东西,都可以介绍,不必按课文顺序,到时组内分好工,采用的形式随你们定,但必须每组至少有一幅自己画的图,以介绍你们所在的地区,我作为候补老师,到时再给你们补充。”同学们听到这里便跃跃欲试了。
“分组也由你们自己选,但如果几个组都选同一个地区,那就谈谈各自的理由,理由不充分的只能选另外的地区。好了,大家翻开目录页,第一课‘东北大地’,哪组上?”“我们!”“我们!”经过一番争夺,十一篇课文顺利找到主人。我又补充:“每组有个名字,写在课本封面的后一页,请大家对照社会图册,记住你们组的名字,例如第一课——东北大地,就是‘虎森’的家,那么讲第一课的组就是虎森小组。下面各小组就记住自己的组名,并分工作准备。有什么疑问就提吧”。当我回答完提问后,我给每个小组发了“社会课活动记载表”,表有六大部分,依次为课题、组员、设想、准备工作、实施过程、大家的意见。我规定前四部人由组员填,实施过程由我界时作课堂简录,大家的意见待课后再写。
这样,一个单元的活,近一个多月的授课任务轻松搞定了,效果如何呢?我以六(5)班巴桑小组的授课来回答吧。
在我收到的这个组的记载表上,准备一栏填着“唐皛准备了药酒、白酒、田喆准备了青稞酒,朱晓雯准备了啤酒,艾杰灵准备了资料,廖丽雯准备了烤牛肉”,他们组的实施过程大致如下:
1.小组齐用藏语向大家问侯
2.艾杰灵主讲青藏高原的基本情况(地图是田喆画的)
3.唐皛介绍了青藏高原的风土人情(哈达是其父从西藏带回的)
4.田喆主持智力问答,答对的奖励今天带来的食品和酒水
例:西藏的芝麻与北方的芝麻在吃法上有什么不同?
(先炒再磨,和先磨再炒)
5.陈啸林介绍布达拉宫(组员出示新版50元人民币,上面有布达拉宫图案)
6.艾杰灵介绍西藏的雪端节
7.我作了一定的补充并唱了首老歌《北京的金山上》
课后艾杰灵公布了资料来源:www.tibetinfor.con(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对此过程是我所期待的。
这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让我轻松异常,多数的课堂上我被一个个学生老师的精彩表现所感动,我欣赏着每一个小组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也品尝了不少风味各异的食物,许多学生的社会经历和潜能也由此在课堂得以展现。尽管也出现了几个小组准备工作不充分,而不得不让我这个“侯补老师”去救场,但从整体上看,我为自己的所为而喝彩。我告诉自己,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是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实施这种教法,他们要去收集资料,要进行小组合作,要去购物,要消化课文,安排课的内容,要登讲台作短暂的老师,要在乎大家的评价,要体验当老师的感受……;或许会丢掉书中的部分内容,但我觉得,与他们的所得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下学期第六册中,还会有个单元:“世界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到时再轻松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