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时、分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四册小学数学课本(人教社版)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读过整时,对作息时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材主要要求学生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学会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等。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相当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中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于学生接受。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1时=60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难点是几时几分时刻的认读。
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认识钟面及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
(4)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力求体现“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创新意识”这一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物和钟面模型演示,组织讨论探索,引导合作发现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来,并做到“有所争议、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构建活动化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同时亲身体验合作的成功和愉悦。
三、说学法指导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鉴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学习方法:
①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实物钟面时针和分针的走动,抽象出1时=60分,
②动手操作的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拨时刻,更有兴趣地认读时刻;
③尝试法,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读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相互讨论,相互启发,最后总结出方法;
④概括的方法,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总结概括出钟面上认读时刻的方法,以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说教学程序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加强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是这样安排的。
(一)设境激趣,导入新知
1、猜谜语
2、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的哪个时间跟小明安排的不同?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尤为重要。本节课开始由一个谜语引入,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激起了他们的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分组讨论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2、认识“分”:学生观察归纳分针的走动及其表示的时间。
3、认识“时”:学生观察归纳时针的走动及其所表示的时间。
4、了解时、分的关系:观察讨论得出1时=60分
5、感受1小时
6、认识整时:尝试拨教师的作息时间并交流。
7、认识几分几分:拨学生自己喜欢的时间并交流。
8、学习时刻的写法:学生尝试写,并交流。
[设计意图:合作方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节课中,教师大胆尝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如:认识钟面,教师让小组合作交流钟面上有些什么?读写整时,几时几分时,结合老师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拨出各自的时间安排并相互交流。争论6时5分的简便写法,8时55分的认读,都有一定的难度,安排合作讨论等。这样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提高了参与学习的效率,也便于教师的个别辅导。更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中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和交流。由此引发了他们的成就感和进取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体人格的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
(三)巩固新知,实践应用
1、找朋友:练习第一题
2、制定作息时间表,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在以上合作交流探索的基础上,已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里设计制定作息时表的目的一是巩固新知,步步深入,进一步形成知识网络;二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能力和好习惯。]
(四)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1、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
2、(下课铃响,出示实物钟)师:现在是几时几分?一节课40分结束了,下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回忆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了抽象概括能力,同时抓住下课铃响这个时刻的认读及教师的总结,进一步让学生体验了40分钟时间就是这这么一节课的时间,加强了感性认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