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作者:李琼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4年01月05日 点击数: 字体: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武汉大学附属小学 李琼

理论依据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 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例如: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 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 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

因此,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前期准备:

本课是Join in (stater)第九单元的文化知识课程。

在设计此课时,环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学生体验到christmas 的氛围,我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营造“Chriatmas”.一方面在教学时间上,将此课提前到圣诞节来上;另一方面在上课那天,我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来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

Kasha说过:“学生不应被看作被等待灌满的空瓶子。”我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圣诞节的资料,如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由来,圣诞图片圣诞歌曲等等。作为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网络探究如今在学生被学生广泛的采用。我给进行网络探究学习的学生提供了方法参考:

请将圣诞节,或圣诞老人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建议使用的搜索网站:

http://www.baidu.com

http://www.google.com

或浏览以下网页:

http://202.99.23.201/2000/shenghuo/christmas/st.htm

http://www.xxinfo.ha.cn/jieri/christmas/

http://www.cathvoice.org.tw/gb/x-mas/index.htm

http://cherryhouse.free.fr/kl_xmas.htm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Christmas 这节课是《Join In》剑桥小学英语教材中第九单元的第一部分。这一单元是文化知识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这一单元主要的内容在于:学唱圣诞歌曲 “Christmas is near”;会向他人进行圣诞问候;会制作圣诞卡片.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1)学唱圣诞歌曲 “Christmas is near”

(2) 会向他人进行圣诞问候 “Merry Christmas”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利用网络搜集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圣诞节有一定的了解.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学唱圣诞歌曲 “Christmas is near.”

(三)教学过程

I:引入

1. 出示一段有关Christmas 的动画小短片,包括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

圣诞节的由来:耶苏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苏是因着圣灵成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苏”,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來。 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戶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时,耶苏要出生了!於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苏。后人为纪念耶苏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彌撒,纪念耶苏的出世。 圣诞节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纪念耶苏的诞生,但真实的诞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來了。

圣诞老人的传说:圣诞老人的传说在数千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即出现。北欧神话中司智慧,艺术,诗词,战争的奥丁神,寒冬时节,骑上他那八脚马坐骑驰骋于天涯海角,惩恶扬善,分发礼物。与此同时,其子雷神着红衣以闪电为武器与冰雪诸神昏天黑地恶战一场,最终战胜寒冷。据异教传说,圣诞老人为奥丁神后裔。也有传说称圣诞老人由圣·尼古拉而来,所以圣诞老人也称St.Nicholas.因这些故事大多弘扬基督精神,其出处,故事情节大多被淡忘,然而圣诞老人却永驻人们精神世界。 每年圣诞日,圣诞老人骑在白羊星座上,圣童手持圣诞树降临人间,随着世事变迁,作家和艺术家开始把圣诞老人描述成我们今日熟悉的着红装,留白胡子的形象

2. 学说 Merry Christmas.

短片的最后圣诞老人出现,并向大家问候: Merry Christmas.此时教师请学生向圣诞老人问候, 学说 Merry Christmas.

(动画引趣、激发欲丰富多彩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富有童话色彩的动画把学生带入圣诞节的世界。当屏幕上出现圣诞老人时,孩子们非常的兴奋.)

3. 鼓励学生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圣诞的小故事。

Today is Christmas .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Christmas?

。 圣诞袜的传统:从前有一个心地善良的贵族,他的妻子因病去逝,抛下他和他的三个女儿。 这个贵族尝试 了不少发明,都失败了,也因此耗尽了钱财,所以他们不得不搬到一家农舍里生活,他的女儿们也只得亲自烧煮、缝纫和打扫。 一晃几年过去,女儿们陆续到了出嫁的年龄,父亲却变得更加沮丧,因为他没钱给女儿们买嫁妆。一天晚上,女儿们洗完衣服后将长统袜挂在壁炉前烘干。圣人Nicholas知道了她们父亲的境况后,就在那天晚上,来到她们的家门前。他从窗口看到一家人都已睡着了,同时也注意到了女孩们的长统袜。随即,他从口袋里掏出三小包黄金从烟囱上一个个投下去,刚好掉在女孩们的长统袜里。第二天早上,女儿们醒来发现她们的长统袜里装满了金子,足够供她们买嫁妆了。这个贵族也因此能亲眼看到他的女儿们结婚,从此便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后来,世界各地的孩子们都继承了悬挂圣诞袜的传统。

(探究性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前让学生广泛搜集圣诞节的资料,课堂上通过学生之间的汇报,使他们对圣诞节又有案可查初步的了解。这样培养了学生的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了终身学习的能力。而此时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营造出宽松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勇敢表达。让学生将他们运用网络所搜集知识,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讲故事的学生已将知识内化。)

3.Guessing game.

利用CAI出示 :Christmas tree, present, star, stocking,fireplace,

等图片的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What’s this?”

最后出示,以上的圣诞物品所构成page 76上的图。

II.歌曲教学

1.(Look at the boy and the girl,they’re listening to a Christmas song. Would you like to enjoy the song?)

运用CAI出示 “Christmas is near” 这首歌的动画短篇。

2.学生认读歌词,学唱歌曲。

3.小组表演。

III制作圣诞卡片

1. 按照标号的颜色,将教师课前分发的两张图片涂色。

2. 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张,并在上面写下祝福语,制作成一张圣诞卡片。送给你最想送的人。

(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一边制作卡片时,一边播放圣诞歌曲,让学生在圣诞气氛的感染下,愉快的完成制作。)

3. 将做好的圣诞卡片挂在圣诞树上。

IV巩固

全班围绕着Christmas tree 唱歌曲“Christmas is near”.并互相赠送Christmas card.

(我教学生如何在自己做的贺卡上写祝词,把课堂的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学生情不自禁的唱起Christmas is near互相交换礼物,把本课的内容贯穿始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课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来参与,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使他们对中西方文化风俗有所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体。)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