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我的故事 尊重学生的提问,及时牵引指导

作者:董尚元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4年01月05日 点击数: 字体:

《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阅读应该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所以实行课改以后,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比较尊重学生的感受,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思索,大胆地质疑,希望通过学生的质疑来实现这种平等对话。但另一方面,课堂上质疑的氛围一旦形成,学生的思路一旦打开之后,他们常常会提出许多令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那么如何面对学生的这些提问,如何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基础上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解开这些疑问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想给大家讲讲我在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教例】六年级《伟大的友谊》

(教学已接近尾声,我让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四十年,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在四十年里,在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他们建立了伟大的友谊。读完后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

生:老师,我有一个疑问:既然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造的,那为什么不叫马恩主义呢?

师:(一愣,马上镇定下来)这个问题提得好。对呀,为什么不叫马恩主义,而叫马克思主义呢?

(学生陷入思考中,从表情判断,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师:那大家判断一下是叫马克思主义合理还是叫马恩主义合理?

生:叫马恩主义合理,因为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造的。

生:应该叫马恩主义,因为恩格斯曾经在生活上给了马克思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恩格斯的帮助,就不会创立马克思主义。

生:我也觉得应该叫马恩主义,因为恩格斯还帮马克思做过很多事,比如《资本论》的后半部分就是恩格斯写的。

师:对,我同意你们的意见。那么大家能不能猜想一下,为什么他们共同创造的伟大理论不叫马恩主义,而叫马克思主义呢?

生:我想是因为马克思的功劳大一些。

生:我觉得是因为马克思先逝世,恩格斯为了纪念自己的朋友,所以将他们创造的理论称为马克思主义。

师:你是说是恩格斯自己谦让的?

生:是的。

生:我也觉得是恩格斯故意谦让的,因为从课文中我们知道恩格斯是全心全意地帮助马克思,他可能并不想出名。

师:现在我们设想一下:假如马克思知道这件事,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他肯定不会答应,肯定会坚持叫马恩主义。

生:他们可能会为此发生激烈的争吵,马克思可能还会要求将恩格斯的名字放在自己的前面,叫做恩马主义。

下课时间到了,学生似乎意犹未尽,还想畅所欲言,不过通过刚才的讨论,很多学生又一次感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友谊的伟大。

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最大挑战是它的不可预知性。”当学生提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时,教师应该沉着冷静地迎接这一“挑战”,并将它当作一个难得的教学契机,巧妙地引导学生解开这些疑问。所以我觉得教师在课堂上既要给予学生问的权利,创设问的氛围,又要指点问的路子,引导问的方向,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这样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他们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