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一年多了,相信每位老师都深深地感受到了课改给我们教学工作所带来的变化,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这段时间中也常常不断的去反思我的教学,让我感触颇深的恐怕就是语文课中人文精神的体现,学生个性的张扬。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
面对不同的文章,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这与个人的理解、积累、道德标准、审美标准、文学素养、综合相关知识息息相关。然而,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个客观事实,一味地求“同”,而对存“异”的学生则千方百计地去“引导”,最终目的是高度一致。试想,如果对文章的理解学生们都持同一看法、理解,那是多么可怕而可悲啊!而今,在这个问题上,让我感到绝大多数老师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尝试多种做法达到课标要求。
我在上《一夜的工作》一课中,全文的理解重点一是理解周总理工作劳苦,一是明白周总理生活简朴。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是全文的理解重点,学生们也如我所想地说出了花生米的颗数增加了,增加了都能数得清颗数,说明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啊!说到这,我十分满意。这时,我班上的“辩论家”孟宪辰举手了,我马上点他发言。他说:“我觉得周总理这样做不对,周总理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他每天这么辛苦,却只吃这么一点东西,更何况我相信我们新中国不会连给总理吃的东西都没有吧!我觉得总理这样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听了他的发言,我的第一感觉是他提出了一个极有价值的问题,同时我也思考这个问题。我当时意识到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使学生明白生活简朴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种日积月累的生活习惯,不是刻意地去这样做的,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明确这一点后,我心里也有了底,再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最终我们的意见相一致,我相信这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结论。
语文学科的教学,课后练习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可喜的是,今年的新教材在课后练习这一块也给学生的“独特感受”,个性的张扬提供了舞台。
在学完《童年的发现》一文后,课后有一个这样的问题“你有过童年的发现吗?发现了什么?”在做之前,我就说如果实在想不起来可以写“没有”。第二天,我把本子收上来一看,让我忍俊不禁,宋天罡是这样写的:“杨老师,我想了两个多小时,实在想不起来,我真的不是偷懒。”李雅婵是这样写的:“sorry!没有过童年的发现。如果有,大概现在也记不得了。”徐欣宇写得更妙:“我好奇有余而恒心不足,思考无法持续。我严谨有余而想象不足,思考总太死板。我兴奋有余而记性不足,思考的东西全忘光了。”试问,学生这精彩的回答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