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每天,教师与学生都发生过各种各样的故事。你说的也许我遇见过;我说的又或许你曾经经历过。这里,我要说的是我在上《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时的一点小感受,一点小故事。
语文老师可能都知道,这一课是一篇很有意思的寓言故事。特别是通过读狐狸与乌鸦之间的对话来体会它们的心情。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准备了很多头饰和图片。
开始上课了,我自己装作记者带领全班学生去采访,看看森林里狐狸与乌鸦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大家都很高兴的随着我的采访车去读课文,去学课文了。通过以前的知识,同学们都知道狐狸是一种很狡猾的动物,而乌鸦却是浑身黑乎乎,嗓音也很难听得鸟。
围绕着狐狸和乌鸦,课文的重点部分,即骗的经过我们开始了讨论。怎样理解狐狸三次谈话所不同的动作与语言;乌鸦对狐狸三次态度的转变。我让学生先读然后表演。通过他们表演再让学生读,体会。
表演当中,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不同的情感作出了说明。他们很快明白了狐狸是如何狡猾,乌鸦又是怎样上当的。我认为时机到了,可以让学生来续编故事了。根据我备课的思路,学生应该不是讲狐狸再一次骗了乌鸦就是讲乌鸦如何报仇。可是出乎我得意料,学生们讲了很多我没想到的结局。你请听听:
结局一:狐狸又一次骗了乌鸦
学生选择这种作为续编故事的结局有一部分。我问他们为什么,学生这样说的:“因为狐狸这么狡猾,你看,它骗乌鸦,一次不成功马上又想出新方法了。而且它对事情很执着,不轻易放弃。所以我认为下次它再遇见乌鸦还是会想方法骗到肉的。”你们不难发现代表这种想法的学生对狐狸不是持贬意而是有些赞扬的口吻。
结局二:乌鸦没有被狐狸骗成
选择这一种的学生与结局一所设置的场景一样,也是乌鸦再次叼着肉被狐狸看见了。这次乌鸦没有上狐狸的当,不论狐狸怎么说,乌鸦都没有开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狐狸只好无功而反。若你问持这种想法的学生,他们会告诉你:乌鸦如果还是没把自己自大的毛病改掉,那它跟本不能在森林里生存,它还能找到肉说明它适应了生存环境,不会再上当啦。
你看看,都可以用进化论来证明了。
结局三:狐狸没有去骗乌鸦
有一些学生认为狐狸既然已经骗了乌鸦,它就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会选择别的小动物去骗。所以在他们所编的故事中主人公由狐狸和乌鸦变成了狐狸和小猪,狐狸和小兔,狐狸和……而且故事也编得很有趣味。
结局四:乌鸦找狐狸报仇
个别学生根据自己在平时所听过和读过的故事书,为乌鸦安排了复仇的过程。如:乌鸦找来好朋友大象,小猫和小马等等,或编成它们把狐狸骗到某处狠狠教训了它,或利用大家的力量达成了惩罚狐狸的目的。
这样的学生难道不是善学善用吗?
当然,还有很多不同的结局我就不一一介绍了。看了之后,我感触很深,现在的孩子是多么会想呀!我单独利用一节课将这些文章读给全班听,让全班听一听,评一评。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大家通过交流之后思路变得更开阔了。他们也跟着很喜欢去阅读,去创想。
我们一直在努力,怎样才能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也许就在一个小小的瞬间你就已经轻轻推开了他们思维的大门。创设条件让他们的思维大门打得更大些吧!
武大附小
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