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作者:陈大忠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4年01月05日 点击数: 字体:

一、问题的提出

今年四月举行的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省级规划和实验区(校)工作研讨会指出:“国家把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作为与普九工作一样重要的工作来抓,足以说明国家已经把信息技术摆到了新世纪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的重点项目。同时,我们还看到,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正引领着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有这些都向我们揭示,信息时代新教育的理念将建立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发展的基础上。因此,探索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过去几年里,人们热衷于对“计算机”科教学模式的探索,从“分层导学”,到以“项目活动”为中心的导学模式,可以说该学科的教学活动规律正被人们逐渐发现与了解。但这些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某方面的不足,辟如项目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尖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而分层导学则却没有那种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优势。因此,我们提出把“项目活动”主线、“小组合作导学”与“任务驱动”教学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种较完善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二、以“项目活动”为中心的导学模式

以“项目活动”为中心的导学模式属“研究性学习”学科范畴。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它比较适合有一定知识基础与学习技能的高年级的学生。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其实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较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到各年级学科教学中了),我们发现其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有很大的优势。参照国外一些国家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也提出可在小学和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这种学习模式,但前提必须是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并开展全面、细致地引导自主学习的工作。如提出具体的分步目标要求,制定项目活动计划、活动细则与进度表,划分专题小组及明确分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等等。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这种学习活动虽然会引起他们较大的好奇心与兴趣,但由于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有部分学生可能会不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学习探索勇气、接受能力较低的学生。过往的教学实验也表明,在这种需要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有部分“畏难”的学生表现总不能令人满意。对此,我们在加强情感引导与督促的同时,应着重考虑改善日常课堂教学活动。怎样可以适应学生智商与个性的差异而提高绝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呢?我们提出应用“小组合作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将之与“项目活动”导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项目活动为主线的小组合作导学模式。

三、“小组合作导学”模式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存在着智力、个性的差异,而且对于素质的发展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符合这种差异与要求。新型的教育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指导性理想,如主体教育理论的主体性发展教学系统构想,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结构思想。在这种教学结构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提出在信息技术课堂实行“小组合作导学”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学生中存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水平有很大差异的实际情况(主要有城市与乡镇学生及家庭计算机启蒙教育等因素),开学初开展问卷调查或以测试的形式,全面了解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水平。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归类,从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搭配,组成合理结构的“项目小组”与“学习合作小组”。项目小组以5到6人为合适,可根据具体的项目活动内容与计划制定小组成员分工表。学习合作小组则体现在座位表的编制上,一般以两人同桌的形式,应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保证小组成员的友好合作与互补性。在教学活动中可采取“小组竞争”“共同达标”的形式促进小组内的合作与小组间的竞争,但要注意“代做”的现象,应加强监督与教育。怎样组织好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活动?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此我们提出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小任务,也就是“任务驱动”式教学。

四、“任务驱动”教学

计算机教学提倡“精讲多练”。“精讲”是指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讲解,对于那些学生自己能看懂能理解的内容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多练”则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实践操作,同时教师必须加强巡查辅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我们发现,在让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有部分对老师的讲课内容不是很感兴趣的学生总喜欢做自己的事情,这部分的学生包括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同学,也有一些似懂非懂的学生。教师需不时督促这部分学生,造成整体教学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实行“精讲多练”的同时,还必须着重考虑学生练习内容的趣味性与有效性。结合“项目活动”的主线,我们可设计出若干个小任务,并把它们体现到每节课的教学中。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我们这种“任务教学”的需要,但其教学内容的软件形式无法施行网络的集中管理,对课堂教学组织造成一定难度,因此一般情况下教师可自行设计教学内容的任务形式。任务的设计我们要考虑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练习成份,以及对学期项目活动的分步计划,而且还可考虑其它学科内容、德育内容的渗透。教师还可以制定完成任务的评价制度,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表,以此促进小组内的合作学习与小组间的竞争学习。学生完成的任务作品可以利用内部局域网集中保存,为学期的项目活动目标积累素材,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加其进一步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面对21世纪的教育局势,面对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已从以往的单元化的教学活动趋向多元化的师生共同探索创新的新学习形态。这种新的学习形态将依赖于互联网络的发展,而信息技术学科正是实现这种新学习形态的基础性学科。因此,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将主裁未来教育的发展局势,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建立该学科完善规范的教育教学模式。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