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30号,我校刘俊杰老师参加了第四届新体系作文教学大赛,并荣获一等奖。参会结束,也带回了许多好经验好方法。为了更好地提高我校教师习作教学水平, 12月11日上午语文教研组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活动。
首先由王甜老师深入谈了,本次新体系作文教学大赛的感受和体会。王老师说到:“本次参赛的12节习作课,作文选材新颖,教学呈现手法丰富。课上保证了学生充分写的时间,孩子的习作充分展现了与生活的真实的对话。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候细致,视角独特,增加了两次动笔,使课堂更加高效。同时赛课老师扎实地功底,让人印象深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要在知识结构和文学素养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自己。”

接着,直接参与赛课的刘老师更加直观的和老师们交流了赛课心得和习作教学的新动向:1.“作前指导+作中指导+作文修改”的模式是习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2.努力压缩作前指导的时间,6-8分钟最佳。这样才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写,给教师来评。3.目前武汉市倡导的“真作文”理念十分先进,《我的世界,您不懂》就是利用习作教学来干预学生生活,引领学生的成长。
刘俊杰老师还对自己的课进行了认真地剖析:这节课让学生学习了自由表达,让孩子们自主习作,减少束缚,教学时候精心呵护学生的发言;也让学生乐于表达,说真话,抒真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写好之后给家长看,做到了立言与立人的完美结合;充分表达是体现一节作文课是否高效的重要内容,刘老师的课上,学生2次写,3次改,20分钟的充分写和改的时间,体现的是扎扎实实的作文教学。

针对本次参会当中提到的作文新动向,专家认为,作文的批改也是至关重要的。基于以上的需求和思考,教研组长吴伟强给大家分享了《“改”出好作文》的微报告。给大家介绍了习作批改具体可操作的好方法,让参加教研的老师们感觉十分受用。

最后由我校指导专家刘中林老师小结,刘老师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由学科育才到学科育人的转变。习作教学应该走到学生中去,我校的省级课题《小学“建档作文”有效实施策略研究》就是利用作文促进学生的成长,每一篇作文就是学生成长的节点。作文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必须要让学生动手,保证学生动笔的时间。
通过研讨,教研组拟定了促进习作教学的具体措施与方法设想:
1.重视习作教学。以我校“建档作文”课题为抓手,紧紧围绕“真作文”展开实践研究。
2.重视习作的评改。备课组根据年级习作课程标准,以《“改”出好作文》为范本思路,研讨出备课的评改策略。
这一次的教研活动可以说是一次习作理念的提升,交流高效且务实,相信在这样的研讨活动,能让我校的习作教学更有效,让学生习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